熱線電話:400-668-9628

買房故事 - 歐洲購房網致力于為全球華人提供專業房地產資訊服務

整合 | 倫敦三大金融區的那些事兒

來源:歐洲購房網作者:歐洲購房網時間:2016/7/29

歐洲購房網信二維碼
掃一掃,隨時看

        下面為大家“隆重”介紹的是倫敦的三大金融區,本期分別從以下三個主題為大家介紹:

1.倫敦老牌金融城bank 

2.金絲雀碼頭打造倫敦“新金融區”

3.打造倫敦“第三金融城”ABP亞洲金融港

 

倫敦老牌金融城Bank 

        在倫敦著名的圣保羅大教堂東側,有一塊被稱為“一平方英里”(Square Mile)的地方。這里樓群密布,街道狹窄,雖不像紐約曼哈頓那樣高樓密集,但穩健、厚重的建筑風格和室內豪華、大氣的裝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過去兩千年的歷史中,倫敦城市的范圍曾經只是局限于圣保羅大教堂和倫敦塔之間的那“1平方英里”,也就是現在我們說的倫敦金融城。

至今倫敦的范圍雖早已拓寬,但這塊倫敦金融城地區仍舊被稱作“倫敦城”[City of London],并擁有獨立的當地政府、市長和警察機關。


歷史淵源:

倫敦金融城曾經無比輝煌,也依然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它為英國的經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95年,倫敦城內從事金融業、商業的人員有70萬,比法蘭克福的總人口還要多。但是倫敦城的功與過卻是英國人長期爭論的問題。有人認為,倫敦城從來只考慮自己的發展和利潤,而對整個國家的經濟和工業的發展卻漠不關心。

80年代里,它每年使英國純收入稅利20億英鎊以上,即使在經濟衰退的90年代初期,失業率居高不下時,倫敦城為無數人創造了就業機會。

1952年,首相邱吉爾為了保持英鎊的地位和維持倫敦城在國際金融上的重要性,采取了嚴苛的財政預算和緊縮貨幣政策,結果他的目的暫時達到了,但英國的工業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即經過一個短暫的戰后高漲期之后,國內需求持續地下降,幾個主要產業:造船、紡織、鋼鐵和煤炭都嚴重地收縮了。然而,即使是這樣,還是沒能擋住英鎊擠兌的命運。

二戰之后,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來了。這之后,倫敦城的銀行家們為了維持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又多次損害了工業的利益:匯率高估使得英國的工業品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減弱而使出口受到打擊。

這種工業與金融之間的矛盾再度緊張。當大量的外資源源不斷地流入英國并獲取高額利潤時,倫敦城內的資金卻流向了國外。

 

于是有人說,保守黨又一次以犧牲本國經濟為代價,幫助了倫敦城內的國際友人。即使倫敦城創造諸多的就業機會也受到了批評。人們認為倫敦城將大量的人才吸引到城內的各種金融機構中,使工業人才顯得缺乏。

為了平衡這些矛盾,英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減少倫敦城的對外投資、對高收入實行高稅收等政策,這些政策限制了倫敦城自由轉動的車輪,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次大戰結束后,由于倫敦城將精力過多地投放到海外的投資中,從而使英國的工業得不到發展所急需的大量資金,這樣,美國和德國不僅在鋼鐵等傳統工業上超過了英國,而且在高科技領域也領先于英國。

【二戰之后】

        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起來了。這之后,倫敦城的銀行家們為了維持英鎊對美元的匯率,又多次損害了工業的利益:匯率高估使得英國的工業品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減弱而使出口受到打擊。
       這種工業與金融之間的矛盾再度緊張。當大量的外資源源不斷地流入英國并獲取高額利潤時,倫敦城內的資金卻流向了國外。

        于是有人說,保守黨又一次以犧牲本國經濟為代價,幫助了倫敦城內的國際友人。即使倫敦城創造諸多的就業機會也受到了批評。人們認為倫敦城將大量的人才吸引到城內的各種金融機構中,使工業人才顯得缺乏。

        為了平衡這些矛盾,英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減少倫敦城的對外投資、對高收入實行高稅收等政策,這些政策限制了倫敦城自由轉動的車輪,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發展歷程倫敦金融城,方圓一平方英里卻濃縮千年歷史。
        英國首都倫敦的艦隊街(Fleet Street)從倫敦劇院區延伸到盧德門山和倫敦金融城——這一平方英里的地區,建立在諾曼人和中世紀城鎮的遺址之上,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盡管有現代化辦公樓群和電腦的“侵入”,這里仍保留了中世紀的一些特色:不同于倫敦的其他地方,這個一平方英里的地區仍由古老的倫敦金融城自治機構——倫敦金融城政府以及其參議會主宰,它們是中世紀“商業行業公會”的遺留物。
        倫敦金融城可謂是倫敦的風水寶地,它原有的面積只不過一平方英里,倫敦人都稱之為“那一平方英里”(The Square Mile)。倫敦金融城實際上指的是倫敦傳統的金融區,它位于泰晤士河北岸,英國人都習慣稱之為倫敦市,也就是本書所謂的“倫敦金融城”。倫敦金融城作為世界專業和商業服務中心的美譽也是其金融服務業的巨大資產。完善而又靈活的法律框架和監管體系幫助倫敦金融城發展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統計和調查表明,由于倫敦金融城的存在,英國被譽為世界上一流的國際銀行和金融服務業的最重要的中心之一。金融業及其相關服務產業為英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統計,2001年英國的金融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3%。

        這里金融業的定義包括銀行、保險、基金管理、證券交易、衍生產品、風險投資和非公開權益資本等。其他歸類于商業服務的產業與金融業密切相關,特別是會計師、法律服務(律師)以及咨詢管理師等,這些產業合起來又占到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3%。截至2002年6月,英國金融服務業的從業人員達10%以上,而倫敦金融城占30%以上。

        據歷史記載,公元1世紀,羅馬人就來到今天的倫敦金融城所在地建立了倫迪尼烏姆,并在泰晤士河上架起了各式各樣的橋梁,由此產生了來往的商賈并形成了交易市場。這個東起奧爾德蓋德,西至圣保羅大教堂,南抵大炮街,北達倫敦墻的方圓之軀,只不過是倫敦市33個行政區中最小的一個而已,但是倫敦金融城卻有自己的市政府、市長、法庭,是名副其實的“城中城”。當前,無法回避的一個事實是,英國的重要性已經從當時維多利亞時代的“日不落帝國”成為今天的G8 之一。

        但是,倫敦的重要性并沒有被削弱,反而更加迸發出時代的光芒,為世人所稱道。可以說,倫敦金融城正如一位典型的英國紳士,頭頂禮帽、臂夾文明杖,行走在金融全球化的廣闊大道上。除了服務于英國的金融業,倫敦金融城還與紐約、東京實現金融市場交易的無縫銜接。甚至,一個普遍的金融界“名言”就是:“如今,倫敦金融城牛氣了。”這份源于成功自信的牛氣增強了其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成為吸引國際資本和國際人才的“吸鐵石”。
        名列世界500強的企業,有75%在金融城內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倫敦金融城面積雖小,卻是英國的經濟中心,倫敦金融城的產值占英國國民生產總值的3%。倫敦金融城的銀行、證券、外匯、保險、期貨、金屬、商品和衍生業務的經銷商、船運、咨詢等交易與服務十分密集,是歐洲和世界金融業的心臟。全球的金融家想要做任何生意,十拿九穩可以在倫敦金融城內找到。由此,倫敦金融城被世界金融界巨頭奉為“全球的力量中心”(a global powerhouse)。有媒體更形象而優雅地將倫敦金融城稱為“全球動力之都”。
國際地位

        倫敦是世界最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根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2013年排名,倫敦位居世界第一 ,這里有世界最大的外匯市場,2013年倫敦日均外匯交易約2.5萬億美元,占世界41%份額,倫敦是全球最大的OTC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市場,2013年日均交易額約1.5萬億美元,占全世界幾乎50%的份額 。

同時倫敦還有世界第二的國際保險市場,有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黃金市場,而且,這里的歐洲貨幣市場和商品市場在國際上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倫敦城的中心,有一座沒有窗戶的堡壘似的八層大廈,這就是被稱為“銀行之王”的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在其周邊圍繞著100多家本國銀行和520多家外國銀行。

與英格蘭銀行相毗鄰的一棟豎火柴盒形的現代化建筑是倫敦股票交易所。倫敦股票交易到今天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可稱得上是世界證券交易的鼻祖。其股票交易量位于紐約和東京之后,居世界第三位。

商品交易行業在倫敦城內也是一個古老行業,我們早已從文學作品和銀幕上熟悉了那種商品交易時公開叫價的熱鬧場面。

但是,1988年6月之后,這種做法不復存在,已被電子屏幕報價所取代。改頭換面之后的倫敦商品交易所更名為倫敦期貨與期權交易所,生意更興隆了,成交量也更加大了。
    倫敦黃金市場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黃金市場,其黃金交易量曾達到世界黃金交易總量的80%,它的市場交易量和價格對其他黃金市場的交易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是反映黃金行市的晴雨表,一般認為倫敦金市是金條質量控制方面的公斷人。
    倫敦城的勞埃德(LIOYD'S,勞合社)是一個國際性保險市場,曾是世界保險業中資金最雄厚、保險費收入最高的保險壟斷組織。但是由于保險市場的競爭加劇,勞埃德已只能占到整個保險市場1%的份額。然而,它仍然擁有全世界大約25%的海上保險,而且它還是世界主要的再保險中心,因此倫敦城的保險市場仍是國際保險行業的一號種子選手。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2013年末發布的外匯和衍生品市場活動報告。報告顯示,倫敦是全球最大的外匯市場交易中心,也是最大的OTC利率衍生品交易中心。華爾街日報稱倫敦主宰了全球外匯和衍生品交易。
   “金融城是倫敦的心臟,無論這個世界經歷了多少繁榮與危機,變得多么危險與瘋狂,他依然會以英倫紳士的風范告訴世人:Keep calm and carry on (保持冷靜,繼續前行)”。

2.金絲雀碼頭打造倫敦“新金融區”

雖然人們還是習慣用“金融城”(City of London)來指代英國的金融服務業,但嚴格意義上的“金融城”——那塊方圓1平方英里的老城區,早已不能滿足現代金融業的需要。

金絲雀碼頭的金融業從業人員數量已經超過了金融城。設于此處的摩根大通、匯豐、花旗等國際大銀行的歐洲或全球總部大樓,不僅畫定了倫敦的天際線,更成為倫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臉面”。

歷 史

        金絲雀碼頭位于倫敦多克蘭地區西印度碼頭的中心。在過去航空、陸運都不太發達的漫長年代,航海占據了交通往來的主要位置。英國港口曾經是世界貿易的集散地,繁華而先進。金絲雀碼頭就是倫敦出色的碼頭。那時,金絲雀碼頭是不夜碼頭,水上是大大小小的輪船在裝卸,還有很多的船則在外面的錨地等待。

        岸上則是車水馬龍,“機”聲鼎沸。那里有多座高高的起重機,吊著碩大無比的集裝箱,不知疲倦地往載重汽車上放,或者又將岸上的集裝箱吊進船艙。川流不息的車輛則滿載著貨物運出去,運進來。然而在上世紀60年代,由于海運事業的萎縮或者航運公司需要尋找更大、更有效的深水港口,倫敦的原有港口碼頭有些就衰落下去,直至關閉。金絲雀這個22平方公里的碼頭就是其中的一個。到1980年,碼頭已經停止了運營,徹底廢棄了。

        80年代中期也就是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期,倫敦市政府成立了碼頭區開發公司,開始全面改造這一地區。一家加拿大開發公司包下這塊地盤,把這里建成了金融區。開發商在這里創造了18個月內建成7.5座高樓這一倫敦建筑業的奇跡。當然,其鋼筋水泥和玻璃幕墻的建筑群落引來當時不少倫敦人士的“惡感”。今日在金絲雀碼頭眾多的摩天大樓中,許多銀行的總部、分部和商業巨頭的總公司——匯豐銀行、花旗銀行、巴克萊銀行以及英格蘭銀行、渣打銀行、羅斯恰爾茲貼現公司、摩根大通,以及每日電訊、獨立報、路透社和鏡報等就在這里落戶,僅員工就有8萬之眾。
    金絲雀碼頭不光是有金融、商業、出版行業,教育領域也插進來了。如倫敦城市大學就在這里搶占了一塊地盤,并傳道授業。而與之配套的服務行業更是涌了進來,如國際知名品牌四季酒店、萬豪酒店、弗雷澤宮酒店以及宜必思酒店,還有形形色色相當多的酒吧和小餐館。

前衛現代的建筑群落也打造出一個購物的天堂,從商業街購物中心到設計師品牌店在這里也不勝枚舉。這里還定期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展覽以及非同凡響的公共藝術展,豐富了這里的環境與人們的生活。所以,在這里,你的一切需求都能得到滿足。這里已經成為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未 來

        金絲雀碼頭的實用價值足夠吸引商業機構考慮邁進。這一區域預計在未來5年內全部建成,在最初的幾年內,地產商向某些商業巨頭拋出了一年免租金的超大“紅包”,自然大有趨之若鶩者。
        地產商的噱頭還不至于此。為改變金絲雀碼頭入夜成空城的面貌,它以超優惠的租金價格吸引新聞媒體機構進駐。24小時連續運作的新聞機構為此地聚斂不少人氣。

        倫敦的市政當局引入私人開發商再建港區的嘗試,多少得到了成功的認可。如今,地產商金絲雀碼頭集團已經在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并躋身金融時報指數。

        地產開發商也曾因為缺乏輔助公共交通設施而苦惱,在忍受較長時間的交通孤島狀態之后,倫敦的市政規劃決策者終施援手。貫穿金絲雀碼頭和老城區的輕軌已經開通,每天從凌晨運營到午夜時分;鏈接地鐵的支線軌道交通也在1999年建成,在倫敦,人流一旦通向蛛網密布的地鐵系統,便如魚得水。

       金絲雀碼頭遵守只租不售的地產游戲規則,股東則是運作國際化CBD的高手,摩根斯坦利已成其重要聯合股東。

“麻雀變鳳凰”

        三十年前要在倫敦問起金絲雀碼頭,鮮有人知。從一個“不敢去”到“想著去”的地方,金絲雀碼頭可以說是“麻雀變鳳凰”。
         金絲雀碼頭位于倫敦東部泰晤士河一個U字形大轉彎圍起的“狗島”(Isle of Dogs)。19至20世紀,這里一度是繁華的碼頭區,接收世界各地的舶來品。但隨著海洋貿易集裝箱化的興起,港口外移至深海,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港區逐漸沒落。而今天的金絲雀碼頭,已經發展為一片約52公頃、包括30多幢高樓大廈、6個公園、200多家餐廳和商店的綜合商務區。
        這大概震撼不了看多了巨變的中國人。但對堅持傳統的歐洲國家來說,短短20年內讓一個地方改頭換面,實為少見。金絲雀碼頭的重新開發挑戰了倫敦的老派作風——在那之前大部分辦公樓都還沒有空調。大多數金融機構擠在1平方英里的金融城那些充滿歷史感的老樓里,沒有伸展空間。
        契機發生在撒切爾執政時,1986年的“大爆炸”(Big Bang)金融“去監管”改革。倫敦證券交易所一夜之間從老式的喊價變為電子化交易。這就需要存放巨型電腦設備的空間、寬敞的交易大廳、現代化的通訊網絡。老金融城難以配合。
         但將金絲雀碼頭發展為新金融城并非英國政府的先見之明。當時,政府雖成立了“倫敦港區開發公司”(LDDC)來振興這片沒落之地,但并未發揮太大的想象力,無非是幫助引入一些工廠、印刷廠,利用一下廢棄的倉庫。經濟振興成效有限。
       “金絲雀碼頭的一大經驗是,這不是開發商、建筑師或政府設計出來的,而是最終用戶。”道伯說。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董事長凡克萊蒙(Michael von Clemm)受邀參觀港區,本來是要為他另外擔任董事的餐廳選址,卻轉而提議,為什么不把銀行交易大廳放到這里?
“基本上,政府說,我們自己的計劃好像沒什么效果,現在有這么一個新主意,那我們就把原計劃撕掉,按照新想法來。”道伯說,“政府這么做是很不同尋常的。”幾大銀行因此就成了第一批租戶,才造就了金絲雀碼頭作為新金融區的今天。
        以市場需求為藍圖,也成為金絲雀碼頭一以貫之的開發理念。“我們不是建好了房子再來找租戶,而是拿出一個基本的設計,去跟客戶談,看他們具體要什么,然后修改我們的建筑,面積、層高、布局。可以說我們的樓都是定制的。”道伯說。
       “如果沒有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的興起,或許今天的倫敦已經不在國際金融中心的第一梯隊。”

3.打造倫敦“第三金融城”ABP亞洲金融港

       2013年5月29日,倫敦市紐漢姆(Newham)區政府正式批準總部基地亞洲商務港(ABP)的項目規劃。

        公司已與倫敦市政府簽約,投資10億英鎊改造倫敦東郊廢棄已久的皇家碼頭,將其建設成一個“亞洲商務中心”,該項目被倫敦市長稱為“倫敦第三個金融中心”。

        項目獲批后,總部基地集團將在2014年下半年動工,2023年全部建成。商務港第一期預計于2018年竣工交付使用。

       前景潛力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做東,和總部基地中國控股集團(ABP)董事長許為平簽署了一項價值10億英鎊的合作協議,計劃將東倫敦的皇家阿爾伯特船塢區(Royal Albert Dock)改造成“亞洲商務港(ABP)——倫敦的第三個金融城”。            
        總部基地集團計劃開發的東倫敦皇家阿爾伯特碼頭地塊共35英畝。該項目將分為5期投資,總投資額達10億英鎊,建筑面積29.76萬平方米,由寫字樓、住宅和店鋪組成,主要吸引中國及亞洲金融機構等大型企業進駐。商業港項目將為紐漢姆區帶來20,000個新的工作機會,將為英國經濟帶來60億英鎊的價值。經濟交通總部基地對于合作伙伴的挑選向來保持高標準、嚴要求。這次的倫敦項目也不例外。2013年12月11日,第一太平戴維斯(Savills)宣布與中國地產開發商總部基地集團建立全球范圍內的商業合作,負責其商業項目的推廣。作為全球領先的房地產服務提供商,此次合作也是第一太平戴維斯首次與中國地產企業達成如此大規模的合作協議。這樣的強強聯合,勢必為總部基地項目的開發及運作提供強大支持。
        自簽約以來,為展示總部基地集團對海外市場,尤其是英國市場的重視,今年2月5日,總部基地中國控股集團宣布,將其全球總部設在倫敦紐漢姆Dockside大廈東翼樓四層。據悉,該樓所有權為紐漢姆區政府,總部基地簽訂的租期為十年,將在倫敦總部招聘超過100名員工。 

        交通優勢可謂是總部基地ABP項目最大的賣點。由于毗鄰倫敦城市機場,總部基地更是大肆宣傳其連通歐洲各國的交通優勢,2小時內可直達歐洲29個城市。此外,受正在建設的橫貫鐵路的帶動,在未將成為一個24小時全天候、活力四射的商務區,將東方的亞洲企業與西方的英國及歐洲企業緊密相連。

        發展前景總部基地控股集團主席許為平表示,倫敦皇家碼頭地區是他們目前開發海外房地產市場需要的空間,他希望“把大量的亞洲企業、中國企業引到歐洲,引到倫敦,所以這里將來會是一個融合歐亞經濟非常好的商務港口”。
許為平介紹稱,該項目他們通過競標獲得,前后大概經歷了五六年的準備期。10億英鎊的投資資金,30%為自有資金、另外30%來自私募資金和金融融資,剩余部分則通過市場營銷獲得,整個項目分成三個階段完成,預計一年之后正式開工。
       倫敦市長約翰遜在簽約當天直接將該項目稱為“倫敦第三金融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約翰遜表示:“倫敦市政府這幾年給予總部基地公司投資倫敦的意愿以全面的支持,這是一個共贏的合作。”
       據了解,皇家碼頭項目的投資將為當地創造2萬個就業機會,并將拉動該地區其他行業的發展,預計整個建設將耗時10年。
皇家碼頭所在紐漢姆政府舊區改造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總部基地的投資,是海外資金進入紐漢姆地區的典范,是對舊區改造的極大支持。皇家碼頭的改造項目,不僅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利益,更是為當地乃至整個倫敦東區創造就業提振經濟。”
       “倫敦是歐洲的金融和經濟中心。再一個,英國確實有相對的世界語言,English(英語),所以,這比德國、比法國更容易溝通。落后是商業機會,現在它(英國)沒有落后,只是發展速度太慢,而這個時候(對)中國(企業來說)就是機會。我堅信這是一個成功的項目。”由此可見,倫敦的三大金融區為倫敦的經濟發展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視。作為倫敦的“老牌金融城”bank金融城雖然依舊被看作是倫敦經濟的“心臟”,但早已不能滿足現代金融業的需要,金絲雀碼頭打造的“新金融城”正穩步發展,而且正在投入建設的倫敦“第三金融城”ABP亞洲金融港的發展潛力也十分可觀。

 

更多精彩,更多內容,請關注歐洲購房網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號:ouzhougoufang

標簽:金融城bank,金絲雀碼頭,ABP亞洲金融港

上一篇:推薦 | 安家于塔橋景區—landm... 下一篇:案例:留學生在倫敦買房經歷...

注冊送豪禮

最新資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护士又湿又紧我要进去了|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做天天躁天天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h片在线观看免费|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 大学生一级毛片免费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 avav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mxgs-968| 国产美女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你懂的国产高清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一欧美一区二三区性|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跪在校花脚下叼着女主人的鞋|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日本一二三区视频|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 看全色黄大色黄女片爽毛片| 在线播放五十路乱中文| 亚洲图片欧美在线| 成人禁在线观看| 斗罗大陆动漫完整免费| 免费能直接在线观看黄的视频|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欧美成人黄色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男人桶女人羞羞漫画全集|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免费|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调教女m视频免费区|